企业投资房地产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众所周知房地产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对于公司、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性地影响。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房地产不仅有使用的功能,还有保值和投资的功能,价值巨大。公司、企业等单位对于房地产的决策必须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一旦因决策失误而引发法律纠纷将会严重威胁到今后的经营、发展和生存。
本文将对公司企业之间转让房地产会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房地产的状况
对于买卖的目标房地产,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全面了解该项房地产的状况。如果在交易之前没有做好这项工作,将可能造成付出大量金钱后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对于尚未取得权属证书,甚至仍然在建的房地产项目是否能够买卖,对于这一问题,现在仍有争论,在现实中也不乏先例,但买卖未取得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仍然具有巨大的实际风险,必须慎重。如果要买卖这类房地产项目的,可能会涉及哪些风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可以采取哪些规避的手段和方法,需另行撰文,本文不做讨论。
对于已取得权属证书的房地产则相应比较简单。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该房屋的所有人情况,是否已被抵押,是否已出租,是否有权属争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公司企业购买的房屋是为了经营使用的,对该房屋可能有特殊的要求,必须在前期就做好全面地调查。我国法律对不同用途的房屋也制定了一些特殊的规定,该房屋是否具备这些条件,也需要事先对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研究。
对于买卖尚未开发的土地,就要查清楚该幅土地的权属状况、用途、土地出让金是否已付清,土地使用年限有多少,规划上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是否设立了抵押,是否有权属争议等。
对于属于共有产权的房地产,需要注意是何种共有形式,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如果是按份共有的房地产,则可以与按份共有人单独协商达成协议。如果是共同共有的房地产,则必须与全部共有人一起协商一致才能达成协议。
二、房屋买卖的主体
通过前期的调查,在知道了房屋的基本情况后,就需要和房屋的所有权人协商、谈判来确定买卖的各项细节。在此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应该和谁来谈?对于所有人是公司、企业法人的这种情况,交易的主体是法人不是自然人,有权代表法人来谈的人是法定代表人和经过授权的代理人,法定代表人亲自参于谈判的则需要核查公司企业有效的营业执照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对于委托代理人出面谈的,则必须取得授权委托书后核对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并在授权范围内商谈。这个步骤千万不能省略,是防止商业欺诈的重要方法。
对于法定代表人的权限问题,也需要进行调查。对于不同性质的公司、企业,它们的组织架构是不同的。设立董事会、股东会的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董事长,其权限由法律规定和公司的章程来确定,某些处置房地产的行为属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定,就需要得到董事会和股东会的通过。对于国有企业所有的房地产,属于国有资产的性质,在买卖时还要依规定通过有关行政机关的审批,这也会增加交易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三、签订合同
房地产的买卖合同当然必须由熟悉房地产法律并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员来拟定,特别建议由律师来做这项工作。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遗漏重要内容。
此处仅列举若干问题。
首先是约定清楚一方违约的,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以及造成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这一点对合同双方均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双方陷于无法计算损失、无法足额、全面得到赔偿的处境。由于实践中大量存在签约后一方违约,不履行合同造成另一方受损却得不到足额的赔偿,所以,这里必须事先约定清楚。
其次是对房屋的质量标准、潜在的瑕疵、修理义务等要做出约定。现今的房屋普遍存在质量问题,所以也是需要特别关注。
还有就是交付的约定,风险的转移,是否需要购买保险、税费的承担问题等。
最后,还有约定好如何解决争议的方式。
四、履行的风险
对于买方来讲,最大的风险在于付完全部款项后,无法取得权属证书;对于卖方来讲,就是房地产权属已经转移给买方却得不到对应的价款。
这种风险可以通过在银行设立托管帐户的方法解决,在权属转移之前,买方不得动用买房款,权属转移之后,卖方才能得到全部价款。对于某些金额巨大的交易,需要分期付款的,建议在房地产权属转移后立即设立抵押,避免买方得到房地产后又立即出卖,却拒付剩余的买房款。
五、律师的服务
律师可以在买卖房地产的任何阶段介入,向各方提供法律服务,包括目标房地产的调查、交易对手的资信调查、风险评估、参与谈判、合同的拟定、合同的履行、办理权属过户的手续、发生纠纷后的争议解决等,这些工作均能够由律师来完成。律师提供的全面和高效的服务,是避免风险发生的最佳屏障。为了使房地产买卖活动能安全顺利地进行,聘请律师参与是非常必要的。